苏州爵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宋昌
手机:18917317456
邮箱:songchang1@126.com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临沪大道7667号
磨损零件修换标准是指判定磨损零件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允许的磨损极限。设备磨损零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者要修换,主要取决于零件磨损的程度以及对设备精度、性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设备精度的影响
有些零件磨损后影响设备精度,使设备在使用中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就必须修复或者更换。当零件磨损尚未超过规定公差,继续使用不会影响设备精度,就可以不修换。
2、对机构预定功能的影响
当零件磨损不能完成预定的使用功能,就必须更换。例如,磨损的离合器失去传递动力的作用,凸轮机构不能保证预定的运动规律时。
3、对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的影响
当零件磨损后,降低了没备的性能,就应修换。如齿轮传动噪音增大,效率下降、平稳性破坏;或使零件相互位置产生偏移、运动阻力增大,影响设备的操作。
4、对机械设备生产率的影响
当零件磨损后,使生产效率降低,工人体力消耗增加时,就应修换。如机床导轨磨损、配合表面研伤、间隙增大、丝杠副磨损、弯曲等,使机床不能满负荷工作,致使生产下降。
5、对零件强度的影响
重型设备的主要承力件(如锻压设备曲轴、曲柄、锤杆等)发现裂纹即应更换。
6、对磨损条件恶化的影响
若磨损零件继续使用,除会加剧磨损外,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卡死和断裂等事故,此时必须考虑修复或更换。
设备磨损零件在保证设备精度的前提下,应尽量修复,避免更换。零件是否修复,要考虑零件修复的经济性;修复后能否恢复零件原有技术要求和保持或恢复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还要考虑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现有的修理工艺技术水平,应比重新制作的周期要短;否则就考虑更换。
机械零件的磨损失效一般要经历磨合磨损、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三个阶段。其中磨合磨损是摩擦开始时,由于对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实际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点数少而多数接触点的面积又较大,接触点粘着严重,因此磨损率较大。但随着磨合的进行,表面微峰峰顶逐渐被磨去,表面粗糙度值降低,实际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点数增多,磨损率降低,为进入稳定磨损阶段创造了条件。
为了避免磨合磨损阶段损坏摩擦副,磨合磨损阶段多在空载或低负荷下进行。为了缩短磨合时间,也可采用含添加剂和固体润滑剂的润滑材料,在一定负荷和较高速度下进行磨合。磨合结束后,应进行清洗并换上新的润滑材料;在稳定磨损阶段,磨损速度基本上是恒定的。稳定磨损阶段是零部件工作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时间的长短,可作为评定材料耐磨性优劣的主要指标。经过长时间的稳定磨损后,由于摩擦副对偶表面间的间隙和表面形貌的改变以及表层的疲劳,其磨损率急剧增大,进入剧烈磨损阶段,使机械效率下降,精度丧失,产生异常振动和噪声,摩擦副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摩擦副完全失效。